主頁 » 知識 » 鑽石 » 鑽石成色
鑽石成色

鑽石專家和鑑定師在評定鑽石成色時,實際上是鑑定鑽石的顏色及透明度。白鑽最為珍貴,完全不含任何顏色,具有純淨的碳結構,但是極為罕有。大部分鑽石含有微量氮,呈淡黃色或棕色,亦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影響鑽石的透明度。至於彩鑽,成色可以是藍色、紅色、粉紅色、綠色、橙色、黃色、棕色及黑色,有時候甚至兼具多種顏色。不過,彩鑽屬於另一種類的鑽石,一般不會根據「4C」評定成色。

鑽石成色等級

國際鑽石業界一直採用美國寶石學院(GIA)成色分級系統作為行業標準。鑽石專家分析鑽石的成色時,會將鑽石倒置於特殊燈光下,並與比色石進行比較。最清徹或最透白顏色成色等級是「D」,如此類推,「Z」則是最低級,顏色呈棕或黃色。

無色
D
E
F
G
近乎無色
H
I
J
淡黃色
K
L
M
淺黃色
N
O
P
Q
R
黃色
S-Z

GIA按以下標準將鑽石成色分級:

D 屬最高成色等級,鑽石完全無色,極為罕有,彌足珍貴。
E 近乎透明,含極少量顏色,一般人肉眼不易察覺。同樣極為罕有和珍貴。
F 近乎透明,含極少量顏色,一般人肉眼不易察覺。同樣極為罕有和珍貴。
G-H 這一等級的鑽石仍然近乎無色,顏色極淡,極具價值,但價格比較高等級的鑽石相對便宜。
I-J 屬接近無色的鑽石,含有少量顏色,只有利用放大儀器在一定光度下才能看見。鑑於大部分人未能察覺此一等級鑽石的顏色,價格相宜,物超所值,廣受大眾歡迎。
K-M 含有可見的淡黃色。配合上乘的車工仍可成為美鑽。
N-Z 這種等級的鑽石明顯地呈黃色,適合偏好黃色白鑽的人士購買。

螢光

螢光度高的鑽石在自然光下會呈淡紫色或藍色,情況類似白色物品在強紫外光下會發出藍色光芒。最近,美國寶石學院開始在報告書中列出鑽石的螢光等級,可分為「無 (None) 」、「弱(Faint)」、「中(Medium)」、「強(Strong)」,涵蓋最小至最大的天然螢光程度。大部分鑽石螢光在正常日光下不被察覺,因此無損其外觀。不過,高成色等級的鑽石若果有高螢光度,則可能顯得些微混濁;相反,低成色等級並有高螢光度的鑽石,則可能顯得比實際更加透白。

如何選擇成色等級

一般人憑肉眼難以分辨近乎無色鑽石的差異。然而,有謂「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少許的差異可能使鑽石的價值迥異。以圓形明亮的寶石為例,其成色難以測定,成色屬等級「I」以上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已屬無色。有部分專家更表示,完全無色的鑽石反光度太強,具有些微顏色的鑽石反而更能突顯鑽石的外觀。襯托鑽石的物品底色亦能影響對成色的觀感,因為鑽石成色在白色或無色的背景最為顯然易見。尖角鑽石諸如梨形、雷地恩形、橄欖形及[三角形]等,因其車工使顏色集中於尖角處,所以顏色較其他切割方法容易察覺。因此,在選擇尖角鑽石時,最好避免成色等級低於「H」的鑽石(除非利用鑲爪隱藏其顏色)。最後,如擬在戒指上鑲嵌多於一顆寶石,切記每顆鑽石的成色差異不可超過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