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知識 » 鑽石 » 衝突鑽石
Conflict Diamonds
又名「血鑽」,指源自爆發民兵與政府內戰國家的鑽石。產自這些地區的鑽石通常用於為叛軍提供資金,開採工人的人權經常受到嚴重侵犯。衝突鑽石成為國際議題始於1990年代初塞拉里昂;然而,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安哥拉、利比亞和科特迪瓦亦有叛軍生產和銷售衝突鑽石的情況。由於鑽石一旦流入市場,便難以追查其原產地,所以識別和根除衝突鑽石仍然是鑽石業界所面對的一項挑戰。

金伯利進程證書計劃

2000年,聯合國聯同多國政府、人權組織和國際鑽石業界制訂金伯利進程證書計劃,旨在透過全球認可和遍佈各國的追蹤系統,防止衝突鑽石流入市場。合約在2003年已獲追認,現時獲得全球合共74個政府支持,規定各個參與政府須置存一份記錄,記錄其開採的每顆毛坯和半成品鑽石的出口流向。

各個參與政府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 行銷國際的毛坯和半成品鑽石必須附帶有獨立編號的經認證金伯利進程證書,清楚列明貨運內容。
- 經認可的鑽石貨運僅可於參與政府所在國家之間進出。
- 經認可的鑽石貨運必須以不能擅自改裝的集裝箱進行。
- 毛坯和半成品鑽石的銷售必須經逐一核實。
- 各個參與政府必須置存鑽石進出口活動和鑽石價值記錄,以供查閱。
- 參與政府須接受定期檢討,以及監察其鑽石製造和貨運過程。
- 被發現違反合約的參與國可能受到金伯利進程制裁。

金伯利進程證書計劃亦包含質保體系,在鑽石進行經認可的國際貨運時監察鑽石流向。每顆鑽石在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前,一般會流經批發商、車床工、打磨工、珠寶製造商和零售商之手。鑽石在各個階段的每次易手時,所發出的每張發票必須附帶一份質保證書,聲明鑽石是無衝突鑽石。這些發票必須保留最少五年。

衝突鑽石現況

按照世界鑽石理事會的資料,現時全球超過99%在市面上流通的鑽石均於無衝突地區開採,部分原因是若干過往曾經利用衝突鑽石為戰事提供資金的國家現時大致平靜,並且藉參加金伯利進程證書計劃,致力振興國家經濟。科特迪瓦目前仍被國際鑽石業界禁止鑽石開採和貿易,且自2007年起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以決議案禁止採掘和買賣鑽石。

總而言之,不應視非洲大陸為非法和不可靠的衝突鑽石出產地,因為當中不少和平的非洲國家正努力建立合法的鑽石行業,透過就業、經濟利益、社區服務計劃、保健和教育政策,改善社區生活。